毛尖知识

  • 信阳毛尖茶俗及待客文化

    信阳饮茶习俗信阳是名茶之乡,盛产白毫细嫩、汤色碧绿的上乘“信阳毛尖”。信阳人爱喝茶、会喝茶,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。信阳何家寨古寨信阳人好茶。在信阳,无论男女老幼,士农工商,几平人人都有饮茶的爱好,中国人称茶为“国饮”,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“国饮”的含义。说到信阳毛尖的茶风茶俗,首先要说的是信阳的茶道。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。无论各色人等,男女老幼,朝野雅俗,无论为文的为商的为官

    2016-09-13 老张家 6058

  • 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?

    分类从茶的六大分类来看,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、碧螺春、六安瓜片同属于绿茶类,是未发酵茶。炒制从茶的炒制来看,信阳毛尖是炒青绿茶,但是信阳毛尖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的,和西湖龙井不同,所以信阳毛尖又是特种炒青绿茶。外形从外形上来看,信阳毛尖是最典型的针形茶,干茶弯曲的如鱼钩,直的如针。信阳毛尖一般采摘为单芽和一芽一叶,相比来说细嫩度高,为特种细嫩名茶。信阳毛尖的历史信阳毛尖的历史可谓是悠久。根据文献记载,

    2016-09-12 老张家 5048

  • 信阳毛尖的发祥地鸡公山

    一、信阳茶与鸡公山有着深厚密切的渊源1、《唐地理志》载:“义阳(信阳古称)土贡品有茶。”距今已有1300余年。2、唐陆羽著有《茶经》第八章“茶之出”指出:淮南以光州上(原注:生光山县黄头岗者与陕州同)义阳郡、舒州次(原注:生义阳钟山县与襄州同)唐朝时钟山县包括灵山、鸡公山、李家寨、广水、应山一带。当时义阳郡岭罗山、信阳。3、苏东坡称:“淮南茶、信阳第一。”4、《信阳县志》《重修信阳县》特别点出:“

    2016-09-02 老张家 10054

  • 信阳毛尖手工茶传统炒制工艺及步骤

    信阳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因独特手工炒制技艺造就不同凡响的品质。了解该技艺形成、现状、流程,对传承信阳茶文化十分必要。摊放毛尖嫩芽采摘回来后第一步,信阳毛尖茶加工的前处理工序。鲜叶摊放过程中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,部分蛋白质发生水解,氨基酸含量会增加;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,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,提高香气;随着鲜叶的化学变化,鲜叶的含水量也发生变化,鲜叶脆性降低,鲜叶的可塑性增强。同

    2016-09-02 老张家 6638

  • 信阳毛尖品牌-信阳毛尖该如何选购?

    最近小编看到一篇文章《信阳毛尖品牌_信阳毛尖哪个牌子好?》,作为一名资深信阳毛尖茶人,我来总结一下如何挑选一款好的信阳毛尖茶!品牌认知首先,我认为一个新人想喝好茶,就必须把知识学好,需有一颗执着的心,那就是坚持寻一款好茶,茶无分贵贱,只界心意!新手在购茶之时建议先了解一下信阳的茶知识及茶俗,这样可以更好的认知。我一直认为信阳毛尖以手工茶为上品,从看观到香味都是最接近传统,其次是半机械(人工提香)。

    2016-08-14 老张家 4776

  • 信阳毛尖:信阳茶历史文化变革

    信阳产茶很早,固有茶圣陆羽“淮南茶,光州上”又有苏东坡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”但信阳毛尖的确是一个年轻的名茶,仔细考察,可以说信阳毛尖在十大名茶中是最年轻的。1987年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坟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有2300多年,可见信阳茶的历史悠久。唐代,信阳茶已被列为朝廷的贡品,当时全国的贡茶地区计有16个郡,其中义阳郡西部车云山的茶叶品质极优。据说,武则天饮过此茶后,久冶不愈的肠胃疾病顿消,精神大畅

    2016-08-07 老张家 5585

  • 绿茶信阳毛尖为何有毛?

    关于信阳毛尖为何有毛一说,我来详细的解说一番。1、名称信阳毛尖,亦称“豫毛峰”。其名称就已经足够说明这一切。2、制作方法手工茶:手工制作出来干茶条形宽松较扁,泡出来有部分芽叶浮在水上部(俗称:不脱毛茶)机械茶:机械制茶已经把大部分茶毛基本去除,保留茶的外形及香度适中,清汤好于浑汤,香度大于浑汤。3、毛尖误解第一次喝信阳毛尖的茶客,都认为绿茶中的信阳毛尖怎么会有漂浮的毛,是一个怎样的情况?务必担心这

    2016-04-27 老张家 7483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至第